木雕的形式與創作方法
首先介紹一下木雕的種類。中木商網陳昌文國的木雕種類繁多,遍布于大江南北,最著名的是:浙江東陽木雕、廣東金漆木雕、溫州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人稱“四大名雕”。其它種類如:曲阜楷木雕,南京仿古木雕、蘇州紅木雕、劍川云木雕、上海白木雕、永陵樺木雕、泉州彩木雕……這些木雕都是因產地、選材或工藝特色而得名,有的歷史悠久,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和傳統特色,能工巧匠,樹幟各地;有的雖是后起之秀,但木雕技藝日趨精湛,造型也日臻完美,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木雕的種類還分工藝木雕和藝術木雕二大類。工藝木雕通常是指流傳在民間,有悠久的歷史和強烈的民族傳統色彩,講究精雕細鏤、巧奪天工的木雕工藝品。工藝木雕又分純觀賞性和實用性二類。觀賞性木雕是陳列、擺設于櫥、窗、臺、幾、案、架之上,供人觀賞的小型的、單獨的藝術品。它是利用立體圓雕或半圓雕的工藝技術雕制,表現的題材、內容廣泛,有花卉、飛禽、走獸、仕女、歷史人物等,還有一些反映現實生活,有思想意義的作品。如溫州黃楊木雕,產品受清末文人畫的造型風格和線條影響,刀法純樸圓潤、結構虛實相生,有詩情畫意的特色。實用性木雕是指利用木雕工藝裝飾的、實用與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品。如:宮燈、落地燈、屏風、鏡架、筆架、鏡框、鐘座、首飾盒、佛龕以及建筑部件、家具雕飾等。還有專為其他工藝品配制裝飾的幾、案、座、架,如玉器、牙雕、花瓶、首飾,瓷器等,這些藝術品配以木雕裝飾,烘托了主體,豐富了整體,并增加了藝術欣賞價值。
在木雕藝術中,工藝木雕雖然是根據某種裝飾需要(它們大到傳統建筑、古典家具、寺廟、神壇;小到生活用具、案頭擺設),但卻是雕刻藝術中的精華部分。由于這種木雕需要量大,應用范圍廣,所以一般是由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老藝人或工藝美術師設計 雕制,再由工藝嫻熟的工人大量雕刻復制的。因此在題材上表現形式上就有一定的規范和程式,制作工序也很明確,分出坯、修細、打磨、上光、配置、底座等流水作業。
藝術木雕通常是指構思精巧內涵深刻,有獨創性,能反映作者審美觀、藝術方法和藝術技巧的作品。藝術木雕一般都是由作者一手設計制作完成的,所以他能始終貫穿并把握創作的意念與追求。藝術木雕的創作方法除了與其它雕塑材料一樣是用形體來表現客觀世界的人和物,或寫實、或夸張、或抽 象,還要結合利用木材的特性,從原始材料的形態屬性中挖掘美的要素,以充分體現木 雕藝術的趣味和材質美。藝術木雕的題材內容及表現形式一方面取決于作者的藝術素養及興趣愛好,另一方面也是取決于木材的天然造型和自然紋理,也就是“因材施藝”。藝術木雕的表現手法豐富且不拘一格,有大刀闊斧、粗獷有力;有精雕細刻、線條流暢;有簡潔概括,巧用自然美。好的藝術木雕不僅是雕刻家心靈手巧的產物,而且也是裝飾、美化環境、陶冶性情、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故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與所有的雕刻一樣,木雕的形式大致可分為二種,一種是“獨立式”一種是“依附式”。前者是指可以用來自由放置,并且從任何方向任何角度都能看見的所謂三維空間藝術的圓雕而言,通常是被作為室內的陳設品或案頭擺件。后者是指用于裝飾建筑物室內墻面或門窗等固定空間的浮雕而言。這類浮雕通常采用高、低、鏤、透、通等多種手法來表現。雕像略微突出的稱作低浮雕;雕像在底面上十分突出的稱作高浮雕;浮雕的周圍被鏤空使雕像如剪紙般顯出清晰的影象效果被稱為鏤空雕;雕像的構圖層次多,一層一層雕進去,除了最后的背景,前面部分與底面沒有關系的又被稱為透通雕。透通雕的特點主要融合各種雕法在一個畫面上,是表現多層次的作微俯立體型的全面鏤空雕刻,作品有玲瓏剔透的藝術效果,主要用于傳統的古建筑木雕裝飾上,如廣東的金漆木雕就是把人物山水、翎毛花卉、走獸蟲魚和各種圖案集中在一個畫面上,并以“之”形與“S”形的徑路來區分不同的情節和場面,鏤通層次一般在二至六層,雕工細致已近于牙雕,層次豐富,立體感強,在狹小的面積上,表現出廣闊的空間。也有一些浮雕本身就是獨立的藝術品,可根據環境需要自由配置,亦屬裝飾性的壁掛或屏風等。
木雕的創作方法有三種:一種是面對一塊比較普通,沒有什么特殊形狀的圓木、方木或是有規格的板材時(即經過人為的去綹去臟,將木料加工成有規則的料形,如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我們可以比較自由的去選擇雕刻的內容與主題,然后再用大量的切削雕鑿去實現最終的藝術效果。這種方法看似簡單,但也是受到一定的約束,由于木材的結構是由纖維組成,它的易斷易裂要求我們在創作構圖上強調整體性、牢固性。一般來講,藝術木雕不講究拼接,否則就失去了木雕的特征。要在一段原木上做文章,就得避免張牙舞爪的動勢,就要舍棄支離破碎的細節。為了突出木材的肌理,表現美麗的木紋,造型體積就不易太小太多,要作大塊大面狀,追求渾然一體的效果(圖1)。
第二種方法是隨形就像,既“順其自然”地依據材料本身特有的天然形狀或紋理方向,憑感覺和想象賦予這塊材料以特定的形象,巧加雕鑿后便使其形象釋放出來。所謂七分天成,三分雕刻。這種方法也叫“巧雕”,其 構思過程比實際雕刻的時間應更多,而其中的樂趣亦無窮。“巧雕”是一種適形造型,也就是它要適應某種條件,這種條件是一種限制或是約束,似乎也給作者造成麻煩,然而往往受局限的東西反倒會成為形成其藝術特點的決定因素,這種因素能予朽木以神奇。有的玉石雕刻之所以寶貴,就是體現在作者是以量形取材,因材施藝的方法,創造了絕妙佳品(圖2)。
自然給我們以許多啟示,有的材料擁有一個不尋常的特征明顯的外形,對你的想象或靈感有直接啟發;有的則不太明顯,需要深思熟慮,苦思冥想;而變化多端的木紋又常常是影響作品藝術效果好或不好的因素;有些木料的“殘片碎塊”不規則形狀也能引發我們聯想起某種形象的存在。因而許多雕刻家經常把一些“奇形怪狀”的木頭搜集起來長久地擺放在周圍,時常琢磨和推敲,一旦考慮成熟便拿起刻刀,欲罷不能。當然作品的成功與否常常取決于一念之差,“真所謂,千刀萬鑿雕出來,一處不順付東流。”
這與作音的藝術修養和藝術技巧密切相關。
木雕創作的第三種方法是完全擺脫原始材料的形態屬性,用人工或機械堆迭粘合的方法,使大大小小的木塊木片按設計意圖拼制成大致的形狀與厚度,然后再進行雕鑿(圖3)。這種方法的好處在于它能隨意增加木頭的體積,大大減少切削木料的功夫,節省大塊原木。假如是用不同顏色的木料堆迭粘合起來,呈木頭形狀的“三明治”,其木材外表經過雕制,會顯現出清晰美妙的裝飾性木紋,使作品產生獨特的藝術效果。有些雕刻家還經常在雕刻物的任何部位增加想要增加的木料,他們用組合粘接的方法,以期望擴大木雕的比例和形狀。還有一些雕刻家在運用木材創作時更加獨出心裁,別具一格,他們把種在花園里的樹木原地不動的雕刻成作品,有的還為它們加枝添葉,因勢度形,創造出與自然同呼吸共生存的木雕藝術品。
木頭原本是有生命的物體,它給人類帶來數不盡的好處,而人類所能給予的回報應是將它們那種特別的溫和與美麗,以及純樸的品質盡量地體現保存下來,并賦予新的生命。
圖1:木雕創作方法之一
圖2:木雕創作方法之二
圖3:木雕創作方法之三
材 料
如何識別和選擇木材,是初學者首先遇到的問題。一般地說,在木頭當中除去朽木,差不多都可以用來做雕刻。區別只在于有的木頭輕軟好雕,有的木頭粗硬難刻,有的質感強些,有的質感弱些。本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光亮、合臘性強、切面光滑的稱為硬木,如南方的紅木、黃楊木、花梨木、紫檀木等,具有雕刻材料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最適合造型的結構復雜、玲攏剔透、精雕細刻、有枝條感的作品,而且在制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劈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但是雕起來很吃力、費工夫。北方的硬木如:核桃木、柏木、杜梨木。這三種木料雖然種類、色澤各有差異,但質地較硬,不易變形且韌性高,含臘性強,可以雕刻各種類型的作品,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和收藏價值,優于北方的其它木種,歷代藝人都把它們視為雕刻之佳料。
木質比較輕松,適合初學者用的有:松木、銀杏木、柳安木、楸木、楠木、樟木等軟雜木均適合雕刻造型結構簡單,形象比較概括的作品,雕鑿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因其木質軟、,色澤弱,有的需要作著色處理以加強其質感。有些木紋比較明顯而且變化多端的材料如:水曲柳、松木、色木、榆木、香椿木等,就可以用來巧設計妙安排。一般說來,造型的起伏面越大,木紋的變化就越豐富,也就越有趣味;造型的形體動態越是婉轉、流暢,木紋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致出乎意料的好看,極富裝飾性。當然,這種木料的造型設計應該是最簡潔概括,最充分利用木紋的因素,過于復雜和過小的體積,不僅會破壞木紋,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反差。木紋固然美麗,但因木質成份中有含脂性與不含脂性,兩者相間界線分明的,雕刻起來就軟硬不勻,有一定的難度,故需較鋒利的刀具才能鏟平修光(上圖:《紋身》水曲柳木 王小蕙作)。
北方果園或農村庭院常有淘汰的老果樹,如:桃木、梨木、棗木,蘋果木等,也是較好易得的雕刻木材,但因其樹身短,分枝點低,疤節蟲眼多,選用的時候要格外注意。
總之,木材是最容易雕刻的材料,其表面有變化多端的紋路,又有千姿百態的自然形狀,從事木雕藝術創作要懂得因材施藝,要有“相木”的本領。不少成功的木雕作品就是在揣摸木料的形、質、紋等方面,以稍加雕鑿的整體美、裝飾美與材料自身的質地紋理相統一,既協調了木材的整體性,又保持了它們生長的運動性,從而達到了比較理想的藝術效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未經干燥處理的生濕木料不易馬上用來雕刻,否則沒等雕完木頭就出現彎曲、炸裂等變形現象,影響作品的順利進行以至破壞整體的效果。應當選擇經過干燥處理后(含水量在百分之十左右)或是自然風干一年以上的木料為好。有結疤或蟲蛀、發霉的木頭也要盡量避免使用,或力求放在作品的背面及次要部位,以免影響作品的質量或收藏價值。在這個方面,中木商網陳昌文國傳統的工藝木雕就很有講究,。如:樹有陰面、陽面、上風、下風之分,陽面年輪較疏,陰面年輪較密;上風紋細,下風紋粗。雕刻人物臉部及鏤空作品應選陽面、上風木料,既美觀又堅韌。
雖然材料的選擇天地很大,但是選擇的好或不好,卻直接關系到一件作品的“命運”。初學木雕者可以先從自己的周圍尋覓扔舊的桌椅板、搓衣板、木頭鍋蓋、桌椅腿等,先用軟雜木練習。首先要掌握材料的性能,做到得心應手,才能進行深入細致的創作。木材是一種極為樸素也是極易征服的材料,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得以有機會注入我們的感情,發揮我們的才能,創造我們的理想。
一、各種木雕用材及性能介紹
紫檀:名貴木材,產于亞洲熱帶,棕紫色。堅實細膩,通稱“紅木”,雕刻后經高度拋光上臘呈黑玉色,極其美觀。適合精雕細刻,多用于高檔工藝品和實用工藝品。
烏木:名貴木材。產于中木商網陳昌文國海南,質地堅實,色黑而有紋,通稱烏紋木。有真假之分,置水則沉是真、置水不沉是假。適合精雕細刻多用于高檔工藝品。
紅木:名貴進口木材,產于東南亞熱帶地區。紋理交錯美觀,材質堅實略粗糙,初 時色淡黃赤色,久時變為紫紅色,經高度拋光上臘極其美觀,適合做各類精致的小件工藝雕刻品和紅木家具雕刻。
檀香木:名貴進口木材,產于東南亞一帶,色灰黃,質地較堅韌、紋理細密,有極好的香味,適合雕刻各類高檔工藝品。
花梨木:名貴木材。是中木商網陳昌文國海南島特產,邊材色淡,質略疏松,心林色紅褐,堅硬,紋理精致美麗,適于雕刻各類高檔工藝品和傳統家具雕刻。
柚木:名貴木材。產于東南亞及中木商網陳昌文國南部地區,木質堅硬耐久,結構略粗,灰色有波浪與平直二種紋理,不易變形,極其美觀,但雕刻時需要很高技巧。由于柚木徑紉較大,可制作大型木雕。
楠木:名貴木材,產于南方,材質細密,松軟,色灰褐兼綠,有波浪形木紋呈金絲光澤,通稱“金絲楠”。適合雕刻簡潔概括及仿古作品,有古樸之美。
香樟木:產于中木商網陳昌文國南方地區,尤以江、浙、湘、川兩廣為最。味香、色黃至灰褐色、紅褐色。材質粗獷,耐久性能強。紋理交錯明顯,光澤美麗。自古以來作為木雕行業的上等材料,多用于仿古木雕和家具木雕,不易蟲蛀。
柏木:產于中木商網陳昌文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色淡黃至久變深黃褐。材質細密堅實,紋理直但略顯粗脆,適合雕刻比較大型粗獷的作品。
椴木:產于中木商網陳昌文國北部地區,與銀杏木相似,色微黃呈白(又稱白木),材質輕軟細密,紋理通直均勻,有絹絲光澤,極易雕刻。有不變形不開裂之特點,但不耐磨磕。適合精雕細刻,多用于各類浮雕壁飾和普通工藝品。
黃楊木:名貴木材,產于中木商網陳昌文國南方,屬黃色硬木,有象牙效果。材質堅韌細密,紋理細致均勻,雕刻后經高度拋光上臘極其美觀,最適合做精雕細刻的小型圓雕人物。
樺木:產于中木商網陳昌文國北方地區,黃白略褐,紋理純細均勻,有優美之斑點。材質堅硬細密光亮,略重易開裂,適合雕刻小型作品及實用工藝品。
色木:材性與樺木相似,產于中木商網陳昌文國東北地區。木紋較明顯有奇異的立體感,經過染色可以代替紅木,適合雕刻小型作品及實用工藝品。
楸木:產于中木商網陳昌文國東北地區,色灰白,有淡褐呈灰綠褐或淡紅褐,木材重量及硬度適中,結構略粗,較疏松。紋理呈波紋形,經過染色可代替楠木效果,不易變形翹裂,特別適合做大型浮雕,或簡潔概括的圓雕作品。
黃波羅:材質特點稍遜于楸木,產于中木商網陳昌文國南方地區,木紋美觀細膩光亮,初時色鮮黃。
山白楊:產于中木商網陳昌文國江南地區,生長量少,紋理細密。木質中軟、百年成材。多用于制作屏風屏掛等工藝雕刻品。
水曲柳:與花曲柳相似,產于中木商網陳昌文國東北地區,材質堅硬,紋理通直、木紋美觀。徑切面呈美麗的平行條狀花紋,半弦向切面呈明顯多變的帶狀花環。因木材易翹裂變形,僅適合雕刻簡潔概括或較大抽象性圓雕作 品,以特殊的木紋趣味見長(圖右:水曲柳)。
柳安木:產于東南亞地區。分白柳安和紅柳安。白柳安結構粗、紋理鈄、易于干燥和加工;紅柳安結構紋理同上,徑切面花紋美麗,但干燥與加工較難,二種均適合雕刻簡潔抽象的作品。
松木:產于中木商網陳昌文國東北,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及臺灣地區。松木分落葉松、紅松、馬尾松。紅松為黃褐色微顯肉紅;馬尾松深黃褐色略微紅;落葉松色黃白略微褐。松木因年輪分界明顯,樹脂道多,而顯得木紋粗放美麗,有強烈的裝飾趣味,但不易加工,只適合雕刻簡潔概括,抽象性作品。著色方面可以發揮樹脂條紋作特別處理,如對比色,以加強其木紋的裝飾性(圖左:松木)。
銀杏木:又稱白果木,也是制作木雕的上乘材料,產于中木商網陳昌文國大江南北。木材呈淺黃色,質地紋理輕軟細密,有黃楊木外觀,不易變形,久時色愈深,適合做浮雕與概括性圓雕。但因其有藥用價值,屬國家保護植物,當前用于雕刻材料極少。
二、木材干燥法介紹
人工干燥法:將木材密封在蒸氣干燥室內借蒸氣促進水分蒸發,使木材干燥。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達3%。但經過高溫蒸發后的木質受到損壞,容易發脆失去韌性而不利于雕刻。一般講原木干燥的程度應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簡易人工干燥法:一是用火烤干木頭內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頭中的樹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氣中干燥,稱作水浸風干法。這二種方法干燥時間可以縮短,方法簡便且樹木的變異性也縮小,但只適合于小塊木頭(放在柏油桶內),而且浸水后的本材易變色也有損木質。
自然干燥法:通常采用風干法。將鋸好的木材分類(板材、方材或圓材),擱置成垛,垛底離地500-700毫米,中間留有空隙,使空氣流通,帶走水分,木材逐漸干燥。自然干燥一般要經過數年數月,才能使木材達到一定的干燥要求(下圖左:自然干燥法)。
三、處理浮雕板料變形的方法
干壓法:將翹曲變形的板料放在平整的桌上或地面上,用重量較大的物體(如石塊、鐵塊),壓在翹曲的部位,利用物體的壓力將翹曲部位壓平。如果板料彎弓翹曲,須將板料的凹面朝下平放,將重物體壓放在板料的凸面上,直至彎弓翹曲部位壓平再取出進行雕刻(下圖中:干壓法)。
水壓法:與干壓法基本相同,只是在利用上述于壓法的同時,將所需要壓平的翹曲部位灑水或整塊浸水。板料壓平后要注意平放要平、豎放要陡、要直,通風透氣要均勻,否則還會恢復原狀(下圖右:水壓法)。
工 具
工具是雕刻家從事創作的最直接的助手和伴侶。在木雕的工藝制作過程中,雕刻刀及其輔助工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話說:“人巧莫如家什妙”、“三分手藝七分家什”。看一個人的手藝如何,只須觀察一下他的工具便能知曉,而工具的保養修飾,也能
證明勞動者素質的高低。在木雕創作中,工具齊備,會磨會用,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造型上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技巧,使行刀運鑿洗煉灑脫,清晰流暢,增加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雕刻刀的種類有很多,基本分為二大類。一類是“翁管形”的坯刀、俗稱“砍大荒”、“毛坯刀”,一類是“鉆條形”的修光刀,主要用于掘細坯和修光。最寬的鑿有4-6厘米,最窄的鑿只有針尖那么點兒。初學木雕者在選擇刀具時,首先要了解它們各自的用途,然后再到產地、廠家或鐵匠鋪里定制購買。坯刀以浙江東陽、溫州樂清和蘇州光福出產的為好,有些地方的美術材料用品商店里也能買到比較合適的木雕工具。如果在不方便或買不到的情況下,可以學會自己做,自己做的好處還在于無論刀的種類、大小形狀,都可由自己選擇決定,可根據不同的用途和需要隨時添置得心應手的工具。不過自制刀具只限于修光用的“鉆條形”。也有人試過用鋼板銼改制成坯刀。像福建用的坯刀和修光刀都是直接用鐵條或鋼條打制而成,因其鐵柄的上方呈四方形,不用裝木柄也好打坯。下面就將木雕刀的種類與用途及其制作方法逐一介紹。
圓刀:刃口呈圓弧形,多用于圓形和圓凹痕處,在雕刻傳統花卉上也有很大用處,如花葉、花瓣及花枝干的圓面都需用圓刀適形處理。圓刀橫向運刀比較省力,對大的起伏、小的變化都能適應。而且圓刀的線條不肯定,使用起來靈活且便于探索。根據不同的用途,圓刀的型號應有所區別,大小范圍基本在5厘米-0.5厘米之間。做圓雕人物的刀口兩角要磨去,呈圓弧形,否則雕衣紋或其它凹痕時,不但推不動,還會破損凹痕道的兩旁。倘若做浮雕時,則應保留刀口兩角,并利用其角尖的功能雕刻地子角落處,因此要配備二種。圓刀還有正反之別,斜面在槽內、刀背呈挺直的為正口圓刀,它吃木比較深,最適合做圓雕,尤其是在出坯和掘坯階段。斜面在刀背上,槽內呈挺直的為反口圓刀,吃木比較深活,能平緩的走刀或剔地,在浮雕中用途更大。圓刀的形狀還可根據需要做成鐵桿彎曲形,以便伸進較深的部位挖雕鏤洞。
平刀:刃口呈平直,主要用于劈削鏟平木料表面的凹凸,使其平滑無痕。型號大的也能用來鑿大型,有塊面感,運用得法,如繪畫的筆觸效果,顯得剛勁有力,生動自然。平刀的銳角能刻線,二刀相交時能剔除刀腳或印刻圖案。瑞典和蘇聯的木雕人物就多用平刀,有強烈的木趣刀味。
斜刀:刀口呈45度左右的斜角,主要用于作品的關節角落和鏤空狹縫處作剔角修光。如果刻人物眼角處,斜刀更好用。料刀又分正手斜與反手斜,以適合各個方向。在上海的黃楊木雕中刻毛發絲縷通常使用斜刀,用扼、擰的方法運刀,刻出的毛發效果比用三角刀刻得更為生動自然。
玉婉刀:俗稱“和尚頭”、“蝴蝶鑿”,刃口呈圓弧形,是一種介乎圓刀與平刀之間的修光用刀,分圓弧和斜弧二種。在平刀與圓刀無法施展時它們可以代替完成。特點是比較緩和,既不像平刀那么板直,又不像圓刀那么深凹,適合在凹面起伏上使用。
中鋼刀:刃口平直兩面都有斜度。也稱“印刀”。傳統雕刻認為:中鋼刀鋒口正中,用它打坯可保持鋒正直往,使周圍保留部分不受震動。中鋼刀還用于印刻人物服飾及道具上的圖案花紋。
三角刀:刃口呈三角形,因其鋒面在左右二側,鋒利集點就在中角上。制作三角刀要選用適用的工具鋼(一般用4-6毫米的圓鋼),銑出55度-60度的三角槽,將兩腰磨平,其口端磨成刃口。角度大,刻出的線條就粗,反之就細。三角刀主要用于刻毛發刻裝飾線紋,也是版畫與水印木刻藝術制版時常用的一種工具,操作時三角刀尖在木板上推進,木屑從三角槽內吐出,三角刀尖推過的部位便刻畫出線條來。
在選擇使用以上刀具時,要注意掌握刀頭厚薄在用途上的區別。所謂刀頭,就是實際使用的那段刀面。刀頭越薄越鋒利,但牢度也越差。根據這種情況,開毛坯的刀頭可適當厚些,以經受錘子的敲擊和用力掘撓;修光用的刀則薄些,所謂薄刀密片,方可將木料刻得光潔不隙。總之,工具選擇配置,一定要嚴格依照工藝性質,不能隨意替代,而且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應有所保證,在傳統的工藝雕刻中,木雕工具往往多達百余件,工藝一般的至少也要30件,當然,經常使用的只是一小部分,有的只是偶爾使用一下。
木雕的輔助工具:主要是指敲錘、木銼、斧子、鋸子。斧子的用途是配合出坯大量砍削木料,注意砍削時不宜用力過大,不可直上直下砍,斧刃應與垂直的木紋保持在45度左右,否則,木料會開裂。木銼的用途主要是在圓雕的細坯階段,可代替平刀將刀痕鑿跡銼磨平整以便修光;又可代替圓刀或斜刀作鏤空處理。木銼的作用還在于能大面積迅速地調整造型結構,并能與雕刻刀結合使用,將人物衣紋的輾轉翻折處理得生動流暢,虛實有致。木雕敲錘的形狀以扁、平、寬、方為好。錘面尺度可掌握在7×5.5×2.5厘米左右。太窄或太厚,都會影響錘子著落點的準確與力的均勻。敲錘分木制與鐵制二種,木制敲錘一般采用木質比重大的硬木,如紅木、黃楊、檀木、櫸木及果樹木料等,其規格可掌握在長27厘米,寬55厘米,厚45厘米左右;握柄部位呈圓形略扁一些,大小以握在手中適宜為準。
木雕的輔助工具還包括小型電動木工拋光機和電動手槍鉆。拋光機的用途僅在于作品完成后的表面處理,可以代替手工作大面積的磨光,比較省時省力,但只限于大中型的體積較為平展的作品使用,手槍鉆主要用手鏤空打洞,做大型雕刻時,可用它打點切輪廓。
木雕的操作設備:主要是指帶交叉拉條的特別穩定堅固的工作臺和木鉗臺,上面可安置臺鉗和G字夾。臺鉗用于鑿圓雕,鉗口必須配備軟木以防止雕刻木料及工具被夾損。G字夾用于鑿浮雕粗坯用。初學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設置一些經濟簡便的工作臺,如坯坯凳等。大件作品可放在地上或站著或蹲著靈活操作。
一、如何自制木雕刀
前面說過,木雕刀的種類大致分鑿粗坯用和掘細坯及修光用。因為粗坯鑿子要經受錘子的敲擊,所以必須使用管狀形的刀具,而這種刀具在一般情況下,自己是無法制作的,只有到產地、廠家、商店或鐵匠鋪去定制、購買。這里所介紹的刀具制作法,一般只適用于掘細坯及修光用的刀,還有某些特殊形狀的刀,也可根據需要自己添置。制刀用的材料主要選用拉直的彈簧鋼條或高碳鋼條,粗細約在0.3厘米至l厘米,截成6至7厘米左右的長度。輔助工具是:電動砂輪、打鐵墩、小型打鐵錘或重磅頭、鐵鉗,家庭煤爐或管道煤氣各一件。制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把截成一定長度的鋼條放在火上加熱到通紅的程度,這叫退火。退火的目的是讓鋼條變軟,以便任意改變它的形狀。燒紅后用鐵鉗夾起放在鐵墩上用鐵錘將其一端錘扁成刀的坯形。刀坯的寬度與厚度應根據鋼條本身的粗細及所制刀具的類型來確定,切勿過薄。
第二步:打出刀坯待其自然冷卻后,再用砂輪磨形。磨形的時候,要注意刀面及刃口的厚薄均勻,同時一定要將錘打過的痕跡磨平。做小圓刀可用圓銼(什錦銼)銼出凹槽,用鋼板銼其弧面。要使刀具握在手中舒適,還需從刀的頭部至腰間用砂輪或鋼銼做出腰形,但不宜太細,以免在使用時斷裂。刀具的根部要磨成錐子形,以便插入木柄。(左圖:自制小型圓刀)
第三步:刀坯成形后要淬火。先準備好一杯水或機油在邊上。將成形刀坯的頭部插入爐火內,通過加熱到通紅的程度,再用鐵鉗夾出以最快的速度插入水中約2厘米左右,使刀的頭部驟然冷卻,幾秒鐘后夾起看著有一條發藍的火線往下退,退至離刀口5至6毫米處再插入水或油中。這叫定鋼火,幾秒鐘后取出,稍冷后再丟進水中或油中浸半小時取出,取出后再放在火上有一定距離的烤至淡黃色即止。這樣刀鋒就不會太脆。淬火是一門復雜的技術,不同的冷卻速度能淬出不同硬度的鋼火,冷卻的速度越快得到的鋼火就越硬。刀具經過淬火后,會呈現灰白、灰米黃、灰黃橙、藍等金屬程序色,要注意觀察及時掌握。如果僅有灰白色,說明鋼火過硬;如果僅有藍色,說明鋼火過軟,二者都不符合要求,必須要重新淬。淬灰米黃色最為適宜,俗稱“淬黃火”,因它硬韌兼而有之,使用起來不易爆口或眷刃,可以適應雕刻各種木料。另外,鋼的含炭量不同,淬火的方法也不同。用水淬火刀口硬,但較脆;用油淬火刀口稍軟,但韌性好。這全憑經驗來掌握。注意:用油淬火必須使用機油,不能用其它的油,以免引發火災。
第四步:安裝刀柄。刀柄握在手中要舒適靈巧。刀柄的材料應選擇質地細膩,韌性好的硬木,如黃檀木、黃楊木、紅木等,可自己做,也可找車木、旋活店訂制購買。刀柄的長短粗細要與刀具相應配制,不易過長或過短。刀柄有腰部,握在手中就舒適。安裝刀柄需借助手搖臺鉆床先鉆眼,其大小應根據刀桿的粗細來定。最后將刀的根部插入刀柄約1.5厘米,再敲定牢固,自制刀具就完成了。
二、如何研磨與保養刀具
搞木雕的人必須學會自己磨刀,而且還要勤磨刀、磨好刀,雕刻起來才會入木三分,功到渠成。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意思就是讓人們在行事造物之前,要對工具進行充分地檢驗和準備。常有一些學生認識不到這一點,拿起雕刻刀三磨二磨,一是不得要領,二是不肯下功夫,結果雕木如同啃木,作品雖然勉強完成,但已費了很大的功夫和氣力。有的往往是因為工具磨得不夠鋒利,生錘硬鑿楞是把工具弄壞了,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事先多花一些工夫磨刀,雕刻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作品自然也會雕得又快又好。
要使工具經久耐用,還得注意珍惜保養。一把合格的雕刻刀,其使用壽命在正常的情況下,比如工廠里的師傅天天在用,那么可以用10-20年。避免刀具受損的關鍵除了掌握好磨刀的方法要領外,還要注意在使用過程中不宜將刀頭刻入.過深,或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抽拔刀具,否則必然造成鋒口開裂或剝落。正確的方法是使用另一把刀輕輕削去該刀周圍的木頭,直至搖動為止。其次是當一項工作完成后,無論多累,都要先將工具收齊放好、然后再休息;假如要過一段時間再用,就應把工具修整好,或抹上油(以防潮防銹),分門別類放到工具箱或工具袋里,以待下次使用。這些都是延長工具的使用壽命之保證,也是良好的工作習慣。
關于磨刀石,行粗細軟硬之分,以質純無砂粒為佳。粗石,包括油石,主要用于新刀具開刀。粗石多為天然的粗砂石,砂輪機上的砂輪片也可以用。油石有各種型號和大小,用機油磨,瓦木、五金工具店有售。細石有二種,一種是用泥土和沙特別澆制的青色磨磚石,在日雜商店購買時以無氣孔或少氣孔為佳。此磚在使用前先用水在水泥地上磨平整,然后浸泡在水中。另一種是天然的細青石和“羊肝石”,“羊肝石”因色紫如羊肝而得名,南方多用于磨剃刀。細石的質地硬且細膩光滑,主要用來磨去刀口卷刃。民間行話講:磨小刀宜用硬石,石硬不宜陷入磨跡,致使棱角盡失。
由于刀的種類、大小不同,所以磨刀石對圓刀、平刀、三角刀及其大小型號,都應有所適從,也就是適形對號,尤其是磨三角刀,磨石的角度要與之相吻,否則就很難將刃口磨得尖銳鋒利。總之,磨刀石的種類與規格應盡量做到充分、合適。擺放也要穩妥,
可以用木條木塊將其固定在板上或工作臺的一角,以防磨刀時磨石滑動。磨刀的姿勢也很重要,無論站、坐、蹲,都要注意姿勢的端正,思想要集中。兩手執刀要平穩,前后推動用力要均勻,要保持水平運動,做到手穩、力勻、路直。
磨刀方法很多,各人各地都有不同,但無論哪種都是先磨刀的斜面,直至刃口卷起,再反過來磨背面。如是重復幾次,直至刀口鋒利、嶄齊,刀面光亮如鏡。
刀刃鋒利的關鍵所在:手必須保持水平運動,力必須均勻,刀背必須保持平直或圓直,近刃口部不得有一點駝背。
刀具刃口厚薄在用途上的區別:刀口越薄越鋒利,但牢度也越差,根據這種情況,開毛坯的刀具刃口應該厚些,以經受較大的沖擊力。掘細坯用的刀具刃口可適當厚些,經得掘撓。修光用的刀具刃口可以薄些、各種絲縷都能刻得光潔不隙。 磨好的刀具最后要用油布或干布擦拭存放,如南方潮濕,手汗重者可涂些清漆在刀具上,以免生銹。切忌雕刻刀在水泥、磚石、金屬等硬物上磕碰磨損。為安全起見應注意刀具放的位置,避免刀頭朝外并超出桌沿,將自己或他人劃傷。操作木雕時,放刀具的地方應墊上一塊布,以防震動不慎滾落。
磨平刀:先磨斜面,右手執刀,左手輕輕按住刀背,以適合的角度斜貼在平整的粗石上,前后推磨至刀口開刃,再反過來磨背面,卷刃后換細石略加磨光即可。磨圓刀:初學者可先磨大的,再磨小的,因為磨圓刀有一定難度,小的更不好磨。方法是:用事先準備好的“陰陽槽模”。磨圓刀內口要和凸形槽條寬窄配好,保持一定角度;磨圓刀外口要和凹形槽溝寬窄配好,刀口壓平。右手執刀,左手輕輕按住刀背,在磨石上移動時,要注意照顧到整個弧面的用力均勻。圓刀最忌刀口中央被磨凹,圓勢兩邊的方角被磨掉。技術熟練的雕刻家,磨圓刀外口不用凹形槽溝,而是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橫握住刀桿,左手輕輕按住刀口,在前后移動過程中,手相應轉動刀口,使刀口依次與石面接觸,此法有稱“滾磨”、“蕩磨”。磨圓刀內口時,則選用粗細不同的油石條,大小磚頭片或磨成圓弧的瓦片。右手執刀,左手持石,反復磨研,直至鋒利齊整。
磨中鋼刀:中鋼刀的形狀從側面看呈等腰三角形,因此有兩個斜面要磨,要注意保持其角度,兩面相交在刀口,磨法與平刀相同。
磨斜刀:方法與磨平刀相同,只是在磨石上移動時,要隨時注意刀尖的方向,一般是將尖角部分放在上方順其鈄著磨斜面,平面亦是這樣磨。
磨月彎刀:月彎刀因其刀口呈圓弧,磨斜面時刀口放在適形的凹槽內磨,磨平面與平刀相同。
磨三角刀:三角刀的磨法難度較大,主要是角度不易掌握,稍不注意就會把角磨掉。所以要用細密石。首先是將左右二側的鋒面,放在平整的磨石上小心謹慎輪番磨,要注意刀面必須挺直,兩面相交在中角上,然后核對在-塊角度相吻的三角磨石上研磨槽內。要使三角刀刻出的線條既深又光潔,只有經常“保持刀磚模子與三角刀的角度相吻合,并且刀口要磨得尖銳鋒利。
雕刻技法
所謂技法,就是木雕創作中作者對于形象和空間的處理手法。這種手法主要體現在削減意義上的雕與刻。確切地說,就是由外向內,一步步通過減去廢料,循序漸進的將形體挖掘顯現出來。在一次次的減法造型中,我們不僅體會到作品在“脫殼而出”的快慰,而且還能感受到各種刀法產生的特殊韻昧,有些偶然的效果,能使作品產生新的意韻。因此,在木雕藝術創作中,最有意義的探索是運用各種刀法,恰到好處的體現我們的創作意圖。
刀法好比書法、繪畫中的筆觸,它能起到加強、豐富作品藝術效果的作用。優美的筆觸之所以形成是技術達到了純熟的表現。時常有人在臨摹一張好畫時,感到最難的莫過于筆觸,因為筆觸是作者的心靈與技巧相結合的產物,是任何模仿都難以體現的東西。所以只有掌握技巧并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達到理想的真正屬于自己的刀法。那種木紋與雕痕、光滑與粗糙、凹面與凸面、用圓刀排列,平刀切削……它們所表現的藝術語言,其魅力是其它材質的雕塑無法達到的。
總之,刀法就是雕刻家用來體現自己創作構思的技術手法,也是形象地揭示藝術內容的手段。運刀的轉折、頓挫、凹凸、起伏,都是為了使作品更加生動自然以充分體現木雕的材質美,體現豐富的雕琢美。不明木雕藝術真意的人,在用刀時不是以刀代筆,而是描畫做作,再加膽子小怕刻壞,結果刀法死板匠氣,刻不出木雕的趣味來。因此要多刻多練多琢磨,熟而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和藝術風格。
一般來講,搞木雕的人,除執刀法基本相同外,都各有自己擅長的刀法,初學者只要熟悉平刀、圓刀二種不同的用途,很快就能掌握刀法技巧。先強調一下執刀姿勢的重要性,其正確與否不僅影響雕刻操作的順利進行,而且還會引起安全方面的問題。那么,在大量切削木料的粗坯階段,我們主要是用敲錘配合刀具進行工作,執刀姿勢呈握拳狀,當雕刻向外推進或深挖時,可作拳心向下狀;當雕刻向內推進時可作拳心向上狀,當雕刻輪廓欲切斷木紋絲縷時又可作拳心向內或向外狀,三種方法靈活掌握。如刀具刻入過深,切勿搖動刀柄急以抽出,否則會引起鋒口開裂或剝落,應使用另一刀具并輕微削去該刀具周圍的木料,直至其可搖動為止。在雕刻進行到細坯和修光階段,我們主要運用刀具從事刻削工作,一種是雙手握捏刀具,如:右手握緊刀柄上端,左手捏住刀桿上部,慢慢向右手方向推進。另一種是右手執刀呈握筆狀,但要將無名指和小指緊抵在雕刻物上向前運刀,以控制尖刀。要注意左手的位置,做小件圓雕時,握住作品的左手應放在右手的后下方,作品一端可頂靠在工作臺上;做浮雕時,為了按住木板,左手應遠離右手的刀具,或者放在右手的后方。溫州那邊的黃楊木雕,因木質堅硬,人們時常要用肩胛來抵住刀柄向前運刀。對付木質細軟的,可用右手掌心輕拍刀具即足以削去少量木料。
平刀塊面法:主要是在鑿坯時用平刀大塊面的切削出作品的輪廓和結構部分,使其產生粗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所以運刀必須穩、準、狠,要肯定有力、刀刀相符、爽氣不膩,要使每一刀都說明問題并達到作品的最后效果。平刀塊面法的運用過程實際上也是用簡單抽象的幾何形體概括各種復雜形體的造型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將每一個形體、每一塊骨路,肌肉減化成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長方形、梯形、菱形。因此,要求作者有扎實的造型基本功和慨括自然形體的能力。平刀塊面法可以結合一些圓刀貫穿于雕刻的全部過程以形成最后的藝術效果,也可以只運用在雕刻的初級階段作大形處理,然后再用其它刀法做由方到圓的更豐富細膩的刻畫。
圓刀雕琢法與排列法:由于圓刀刀法不肯定,刻出的形體輪廓比較含糊,產生的凹凸感又比較清晰,所以很適合探索表現各種物體的質感和肌理效果,作為浮雕的底面處理,俗稱“麻底子”,也是一種極好的起襯托作用的表現手法。圓刀雕琢法是以大大小小不規則的凹凸形成體積,并在表面造成自然、渾厚、拙樸的美感。倘若與平刀結合起來,一方面是光滑細膩,如人的皮膚;一方面是粗糙毛澀,如人的發鬢、衣飾等,那么兩者會形成強烈的質感對比,使作品產生豐富有趣的表現力。圓刀排列法與雕琢法的意義相同,只是作者要有意識的排列刀法,使其產生一定的裝飾性和肌理效果。
一、木雕工藝的技術要求和基本要領
鑿粗坯: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中的造型細節,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
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后,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從上到下,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從前至后,就是先鑿前身,再鑿后背;由表及里,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一層層向內剝進;由淺入深,就是先鑿好淺的地方,再鑿深的地方。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余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
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后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并形成,要為修光留有余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余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后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打磨:根據有些作品需要,將白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紙,后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復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木紋,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
刻毛發、飾紋:用三角刀刻畫毛發、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一絲不茍。
著色上光: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木紋的美。色澤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托,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托,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總之要注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注意色調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賓奪主,本末倒置。
先將木頭底部找平,注意重心。然后用墨線依照小泥稿按比例放大畫在木頭上。
在輪廓各個轉折處用鋸子將木纖維切斷后,再用大號平刀、圓刀沿墨線垂直削去多余的木料。
用大號反口圓刀刻出正、反兩面的形體起伏和動態方向后,再用小反圓刀刻出各個部位的凹凸關系,以初步確定人物的結構、比例、動態。
用中、小號正、反口圓刀自上而下的雕出人物頭上發辮、臉上五官,并進一步調整人體各部位結構關系,刻畫臉、頸、手、腰的表情、動態及衣紋走向。
先用小號圓刀將發辮、衣裙自上而下細細的整理一遍,要注意刀痕自然、利落。再用中、小號平刀將女孩的臉部與手臂修光、磨光,形成與頭發、服裝不同的質感對比。注意磨掉刀痕上的毛刺。
二、圓雕制作法
圓雕的構圖方法基本取決于木頭所具有的天然形狀,即圓柱形或方柱形。這種形狀要求我們在設計上要順應木頭生長的方向,假如構圖是縱向的,那么材料就應縱向使用,反之就是橫向使用。這種規律性會在制作實踐中大大的體現出來。要記住,無論使用什么樣的木料,都要遵循這個規律。因為木纖維有縱向與橫向之分,縱纖維使用牢而不易斷,橫纖維使用牢度差易斷。有些工藝木雕之所以產生強烈的“枝條感”,就是由于縱纖維組合運用好,才使鏤空技巧得以充分發揮,作品玲瓏剔透、美觀而牢固。
制作步驟一:敲打粗坯一般以塑好的立體泥稿為依照,先用毛筆在木頭上畫出大體輪廓,再將所畫輪廓以外的多余木料借助斧和鋸去掉,然后鑿粗坯。具體操作時,把木頭放在打坯凳上用繩子勒住,亦可放置于地上用雙腳夾住席地打坯。打坯鑿多以大寬平鑿,大反口圓鑿交替使用。先打出大的形態比例關系,用幾何形的立方體造型。強調大的轉折和體積方向。以人物為例,一般先將頭部體積以外的四肢形體鑿出塊面,再將頭部、胸部、骨盆鑿出塊面。然后再鑿出形態塊面,如垂直、傾斜等。人體的基本形狀完成后,再在各部位按人體的結構、比例關系,逐一鑿出各個部位凹凸形狀,如臉頰與五官之間,胸部與頸部之間,乳房與胸部之間所形成的高低起伏凹凸狀,在分凹凸的時候要為后二道工序留有余地。
制作步驟二:鏤雕細坯,這道工序是為糾正前道工序的不足并加強細節部分的刻畫。可使用較小的平鑿與圓鑿,一是用肩頂,二是用手推(即執刀戳坯),依次刻出人物形體結構,臉部特征表情和衣紋的虛實關系,尤其是在處理人物衣裙方面,講究虛實、動靜、濕干、曲直、聚散、掛垂等表現方法。
制作步驟三:修光。這是一道精致的工序,是在細坯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但又不是簡單的重復。修光的任務是把不需要的刀痕鑿跡修去,同時把各個部分的細微造型刻畫清楚,力求達到光潔滑爽、質感分明的藝術效果。修光的工具使用小平刀、小圓刀、三角刀等。
用墨線將圖畫在木板上(下圖)。用圓刀、三角刀分別鑿出各個輪廓線以及樹葉的形狀。注意樹葉的刀法排列。
用適形圓刀鑿出鳥的羽毛層次。
用平刀的刀角清理樹葉之間的輪廓邊沿,注意二刀相交才能剔除刀腳。
用平刀和玉琬刀修光人物的臉部與手部。
用適形圓刀刻出眼珠,要注意刀腳利落。
三、浮雕制作法
浮雕的形式大致可分為高、低、淺、鏤、通。高浮雕和鏤空雕適合在高部位、遠距離觀看;低浮雕、淺浮雕和通雕適合在低部位近距離觀看。因此在設計上要求前者線條粗放,輪廓清晰,講究玲瓏剔透或粗獷的藝術效果,后者則要求細致耐看,講究豐富的藝術效果。
浮雕的構圖要滿,要把種種美的要素組成一個整體,以實實在在的形象占據整個畫面空間。因此浮雕要有一眼望去就能得到明確的印象,使人一目了然。異形的、鏤空的浮雕尤其講究影像效果,使作品產生醒目、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吸引力。
浮雕的層次要豐富,要打破平面、單調的感覺,做到這一點,就應該懂得利用重疊,在人的視覺上產生節奏感、韻律感和豐富的視覺空間效果,久觀不厭,并得到豐富充實的藝術享受。
浮雕的制作方法,在這里僅介紹低淺浮雕與裝飾性的鏤空雕。低淺浮雕的視覺范圍一般是在室內能近距離觀看的,通常運用于室內建筑裝飾和小型壁飾,其主要方法是利用光影以立位、起伏、刻線等處理手法進行較大幅度的比例壓縮,并把所有層次關系都保持在同一高點的平面上,充分體現空間層次感。所謂層次就是物體相互間的前后關系。關系在前的用立面表示,關系在后的用斜面表示,立面在上,斜面在下,從而產生納光納陰的立體效果,這是一般的浮雕處理手法。裝飾性的鏤空浮雕則是在此基礎上運用剪紙剪影效果,使造型的輪廓線條更加明確,同時還要考慮構圖的虛實關系、構圖與材料的結構關系。在制作之前,要畫白描線稿,浮雕的效果可在泥稿上多加推敲,或用素描、色彩畫出浮雕的效果圖。
制作步驟一:鑿坯。如果是鏤空或異形浮雕,可用鋼絲鋸(搜弓)將輪廓與鏤空處鋸出。然后用大三角刀在畫好的白描線上全部刻一遍,以切斷木材表面絲縷,再用大反口圓鑿和大平鑿交替使用鑿坯出大形。一般先用作大體分層分面、后做局部細節處理。首先依據自上而下不同層次,由淺入深地打出與畫面景物相應深度的輪廓線,接著刻出“空地”,也就是畫面空隙的地方,如天空、地面。讓所雕部分浮現出來。在浮出部分,根據景物的前后、遠近交錯參差的關系,打出相應高低、厚薄、深淺的大層次。最后進入“分大面”的階段。分大面時,先打出物體的基本大形,再準確分出圖像大體的比例結構。最后分層,分細節,對人物的五官衣紋、花卉的葉瓣、鳥類的羽毛、山石的安排,逐項處理好起伏、轉折、質感、肌理等變化,再刻畫出物象的特征和基本精神(如人物的表情)。
制作步驟二:修光。先用鋒利的平刀切好修好浮雕的邊框或外輪廓線,再用反口圓刀或彎桿刀剔好“底地”,然后分別情況,從上層到底層或從底層到上層有順序的修光。由于浮雕面積較大,層次多且內容豐富,假如東一刀西一刀,很不容易見效果,必須采取集中精力,各個擊破的方法,修一處,清一處,直至最后完成。有些浮雕經修光后再用三角刀刻線,加工人物的發鬢,胡須,服裝的衣紋,動物、鳥類的羽毛,山石的線紋,流水的波紋,花草的莖葉等。地腳光潔,線腳平整,刀腳流暢,圖案潔凈,無絲縷掛牽,無邊角脫落,是對修光的最起碼要求。
用三角刀刻出眉線,注意線條流暢。
用乳膠調和木屑修去木頭上的洞眼或蟲眼。
用木工砂紙將人物臉部與手部磨光,保留樹葉、羽毛上的刀痕,但要注意磨去表面毛刺。
由于木板顏色不統一,色澤較弱,需要作著色處理。
木雕經著色處理后,要用乏砂紙或干布擦去表面毛刺與顏料粉塵。最后用鞋油上光。
鏤空浮雕制作法
鎪弓鋸形
雕鑿出坯
精心修細
擦砂磨光
作品完成
表面處理
當我們雕完了一件作品,從緊張勞累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想要松一口氣時,切莫忽視給作品補色上光。一般來講,木頭具有天然的色彩美感,這種美是材料最本質的美,它深沉、古樸、溫和、自然、充滿著生命的氣息。但是木頭的種類繁多,卻不易樣樣都能搞到手,尤其是那些木色深沉、花紋美麗的貴重木材,如紅木、花梨,金絲棉等,作為初學者也不敢輕易上手去做。那么學習一下如何模仿貴重的木色,使普通或柔軟的木頭在感覺上變得堅硬起來,從而使人無法斷定作品的材質與輕重是很有意思的。對于那些木雕做成后,經常發現深入木心的顏色與外層表面的顏色不一樣,或是做大型浮雕因拼板造成木色不太統一,還有木料本身有結疤,有暇疵的,我們都可以學習作一些補色處理。
另外,傳統的工藝木雕,有的講究漆朱貼金或施以彩繪,作品顯得金壁輝煌,這實際上已與材料最本質的美相去甚遠,但作為一種特色,木雕藝術有了更多的可以滿足人們心理和與環境吻合的可能性,木雕藝術的色彩也就相應地愈加豐富起來。那么在這里,我們不妨試一試,根據自己的作品,無論是抽象的還是具象的,我們采用與“材料的真實性”不大相同的顏色,如鮮艷明快的紅、橙、藍等。不過要注意,這種色彩的運用一定要與木之本色結合起來,也就是說要有相對的統一性。舉例說:在一塊雕有花兒與少女的淺色木浮雕上,把少女的頭發和衣裙用薄薄的橙紅色染上一遍,再把浮雕背景上的花朵用薄薄的普藍色染上一遍,其余的都保留木色。這樣作品的基調仍然保持住木頭的本色,那種閃爍在鮮艷色彩間的純木色反倒更加深了少女肌膚的美和浮雕畫面的整體美,使人產生一種輕松愉快的新感覺。可以說,色彩在木雕上的作用,一點也不減于在繪畫中的作用,只要我們加強修養,大膽嘗試,就肯定會取得成功。
下面介紹著色方法
首先準備一支大的硬毛刷、一支小的硬毛筆,一只調色缸。
著色用的顏料一般是指水溶性的,如水粉、水彩。它們的特點是覆蓋性小,有較強的滲透性。油畫和丙烯顏料不宜使用。傳統的大漆中有一種叫“果漆”的漆料,因其呈透明狀,可以和其它顏料稍加調和,使用之前要把木雕表面修光磨平,較之傳統的制漆工藝簡便、快速得多。
木雕著色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木料的本質和花紋在顏料的覆蓋下還依然可見,有些木紋通過染色更加清晰。所以在調配顏色時不宜過厚,顏料與水的比例約是三十比一,要適當的稀薄,呈透明狀。這樣即使多上幾遍,木質也不會被覆蓋住。如果顏色調配得當,上色三遍就可以了,但要干一遍上一遍,上色的刷筆含水量不宜過多,不要急于求成,否則有些深凹處積淀顏色易產生不均勻的效果。
關于調配顏料要視個人作品而定。但不論哪種,基本都可掌握在三至四種之顏色的調和,顏色過多會造成臟的色感。顏色過少會顯得單薄,缺少厚重感。初學者可以邊調顏料邊在木頭上作試驗,直至調至滿意的顏色為止。可以找一些貴重木料的樣板或邊角料,放在旁邊作參考。
木雕上色以后不能馬上打臘上光。一定要等干后再用舊的細砂紙,俗稱“泛砂紙”,即用過的細砂紙,上面已無多少砂粒,用它輕輕的將木雕表面因木頭著色上水后木質起毛并留下顏色的粉末擦磨干凈,直至手感光滑。有的作品可以視情況擦漏一些,使木頭的底色稍有顯露,形成豐富的色彩感覺,同時也加強了作品的層次感。
木雕的表面處理還包括修補結疤、裂縫與蟲眼的工作,一般小面積的可采用乳膠調和木頭鋸末或石膏粉末填補,干了以后要用丙烯顏料補色。如有小面積的可視情況用“植皮補”的方法,即在木雕的其它部位用平刀鏟起一片木片,沾上膠移植在有暇疵的部位,待膠干后再用細砂紙輕輕磨平,這是黃楊木雕常用的方法。大面積的裂縫則可采用“鑲嵌”的補法,即用相同材料的木條或木片,削成內窄外寬的形狀,然后沾上乳膠嵌進縫里,待膠干后再用刀與表面一起修理平整。
木雕經過著色、修補等表面處理后,要打蠟上光,目的是防水、防塵、防手上的油膩等。打蠟的方法是,先將若干蜂蠟或石蠟切成片,放在鐵皮罐內,加上一點松節油,然后放在小電爐上慢慢加熱,注意溫度過高松節油會起火。待蠟完全熔化后,稍涼些時用薄布沾上涂抹于木雕表面,再用另一塊干凈的布使勁擦拭直至產生均勻的光澤。這種方法比較適合貴重木材,相對也麻煩些。初學者用一般的木頭雕刻,可以采用鞋油,地板蠟等簡便的方法上光,亦可增加木頭的光澤,亮而不俗。
百科熱門搜索詞
相關木業資訊推薦
最新木業資訊推薦
最新熱門產品推薦
-
1106530
-
1096341
-
1067092
-
1066554
-
2084832
-
2081727
-
2073341
-
2070653
- 12-17歐標膠合板托盤
- 12-17膠合板物流貨架木板
- 11-26俄羅斯進口 落葉松 云杉 板材供應 山東青島
- 09-01紫光檀
- 08-30宜昌烤火爐子生產廠家最新報價表
- 12-20橡膠木價格行情-2024年12月20日
- 12-20沙比利價格行情-2024年12月20日
- 12-20樺木價格行情-2024年12月20日
- 12-20金絲柚木價格行情-2024年12月20日
- 12-17黑胡桃價格行情-2024年12月17日
- 12-20求購輻射松板材
- 12-20求購杉木條
- 12-02求購:北歐實木家具
- 11-27求購:桉木皮
- 11-25求購:印尼桃花芯板材
- 05-09憑祥龍之涵新中式緬甸花梨沙發報價是多少
- 05-06憑祥龍之涵緬甸花梨木躺椅子貴不貴
- 04-16河南永晟蒸煮核桃木烘干板材價格
- 04-15河南永晟白楊木無結板價格多少
- 04-13河南永晟白椿木(國產白蠟木)烘干板材價格多少錢一方
- 05-09緬花新中式沙發年輕人的最愛
- 05-06緬甸花梨木躺椅子的功效
- 04-19核桃木烘干板材怎么樣及核桃木烘干板材的優缺點?
- 04-17鋁藝大門的優缺點
- 04-16蒸煮核桃木板材的優缺點
- 03-31木制托盤的優缺點有哪些
- 03-31木托盤的優缺點分析
- 12-16橡膠木家具的優缺點有哪些
- 11-12木方的尺寸是多少
- 11-03定向刨花板的特征及定向刨花板的用途有哪些?
- 12-20河南省人造板產品質量提升現場會在開封召開
- 12-20關稅豁免讓中美原木貿易增長
- 12-201-5月福建省家具出口破150億元
- 12-18云南普洱木材加工企業達339戶
- 12-18貴港覃塘區膠合板年產量超過1000萬立方米
- 04-19木皮烘干機 單板烘干機
- 04-12人工智能-AIGC
- 05-13如何提高木皮利潤:網絡營銷解決方案
- 05-13如何提高木材加工廠建筑木方的利潤率?-解決方案與實施方法
- 07-13如何挑選宜興原礦紫砂茶具?按照這4個步驟來做